中国文明网总站 文明播报 | 文明评论 | 重要言论 | 公告文件 | 主题活动 | 文明创建 | 文明视频 | 道德模范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地方文明网站 全民阅读 | 民族团结 | 新疆艺术 | 民俗风情 | 丝绸之路 | 新疆掠影 | 资料中心 | 他山之石 | 地州频道 | 讲文明树新风
微信图片_20220908155205.jpg
QQ截图20210629165852_副本.jpg
QQ截图20210325113812.jpgread_image.jpg
 
新疆文明网首页 >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2017年2月(上)
时 间: 2017-02-20   来 源: 新疆文明网   
 

【经验交流】

  开栏语:在2月5日召开的自治区文明办主任会议上,昌吉州、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巴州、阿勒泰地区、自治区国税局、自治区妇联、和田地区、新疆电视台等9个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制作刊播公益广告等内容进行交流发言。现将会议发言材料刊发,供大家学习借鉴。

 

用好全民公益日活动载体  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昌吉州文明办

  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两个“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下,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成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强大正能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昌吉州坚持将全民公益活动作为开展道德实践的有力抓手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着力在增强自觉、落地生根、深入持久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倡导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会氛围。

  一是健全机制,激发公益日活动的内生动力。制度化是常态化的有力支撑。围绕全民公益制度化,创新出台考核督查、激求”向“硬规范”转变。各县(市)把公益日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惠励奖惩、追究问责等10多项措施和办法,使全民公益由“软要民工程”。县(市)委书记带头抓,四套班子以上率下、积极参与,全州形成了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分别于2015年4月和2016年7月在奇台县召开现场观摩会;2016年5月,中央媒体采访团对全州开展公益日活动的经验进行集中报道。全民公益活动的“昌吉经验”在全国得到宣传推广。

  二是培育主体,扩大公益日活动的参与群体。按照志愿精神普及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组织管理项目化、志愿服务品牌化、活动效果社会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六化”同步的工作思路,通过项目支持、现场观摩等方式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近三年投入100多万元对全州品牌志愿服务队进行项目化支持。加强对各方面志愿者的培训,吸引各行业系统、协会社团和专业组织广泛融入,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参与群体。截至目前,全州共培育打造公益组织982个,品牌志愿服务队35支,这些品牌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昌吉州道德建设群星璀璨现象。

  三是丰富内容,充实公益日活动的服务项目。坚持以“开展全民公益、加强民族团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采取一月一主题的形式,精心设计开展活动,使全民公益的服务范围向民族团结、生态保护、就业服务、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延伸,服务类别向政策法规、文化惠民、生产发展、百姓民生等多元化、有形化、专业化升级,服务群体向青少年、妇女儿童、流动人口、社区居民等各方面覆盖,服务方式向亲情关爱、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人文关怀等方面转变。

  四是创新形式,拓展公益日活动的时间空间。网下公益活动的发展催生了网上公益活动的兴起。充分运用政府自办网站、各类新闻社交网站以及昌吉零距离等新媒体,积极开展网上筹资、网上捐助、失物招领、信息发布等公益活动,搭建志愿团队、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方之间的“连心桥”,实现了网上与网下的结合互动。同时,积极探索爱心义卖、爱心超市、爱心中转站等多种模式,组织开展了爱心馕、墙上便饭、墙上衣柜等各类“微公益”,网上和网下一起发力,拓展了公益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道不能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要知行合一。通过全民公益日活动的开展,现在昌吉州公民道德素质持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昌吉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条例》,切实将全民公益日活动打造成昌吉州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和载体,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成果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用真抓实干的实际成果 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乌鲁木齐市文明办

  2011年3月,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用七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目标。六年多来,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群众实惠越来越多,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提升。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创城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一是自治区党委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在自治区层面相继召开驻乌单位支持乌鲁木齐创城工作动员大会,动员驻乌单位树立创城“一盘棋”思想,共建共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多次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汇报乌鲁木齐创城的特殊性和进展情况并及时上门指导;驻乌中央、自治区单位,军区、兵团、武警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二是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切实把创城作为首府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将创城目标持续纳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奋斗目标,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督导会,配齐配强文明办、创城办机构和人员。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学军担任创城领导小组组长,作出 “目标不变、一如既往、强力推进”的指示,明确了提高认识、拓展思路、强化宣传、沟通联系、实干加巧干5项举措。三是各区(县)各部门健全机制,人财物保障及时到位。

  二、利民惠民是根本。群众是否得实惠决定着创城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一是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连续六年每年实施100件民生工程,市民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出行等条件不断改善,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高达75.2%。其中城乡学校少年宫和文明示范社区(村)民生项目,累计资金投入6980万元,建成城乡学校少年宫 205个,惠及群众达176万人。二是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大跨越,建成国内一流的BRT、“田”字路,“两线一绕”“两桥一路”等重大工程,地铁建设加速推进,高铁新客站投入使用,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老城区改造成效显著,拓宽城市空间200多平方公里。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投入258亿元实施最大规模“煤改气”工程,成为全国首个“气化”城市。加强生态治理和保护,城市绿化率达40.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四是便民利民亮点突出。建成527个蔬菜直销点,方便市民日常生活;900多个便民警务站不仅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平安站、便民站、宣传站,还成为服务群众的“爱心暖屋”、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和文明示范窗口。

  三、全员参与是基础。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全民动员参与是前提、基础和核心。一是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市文明委积极发挥作用,协调和推动驻乌、市属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参与创城全过程,千斤重担大家挑。二是量化目标,明确责任。逐项分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逐一梳理实地考察点位,逐一落实问卷调查,逐一量化重点整治内容,并制定实地考察点位共性和个性标准要求,与116家驻乌单位和市属部门签订《共筑共建共创责任书》。三是体制机制,良性运行。形成文明委牵头抓总、组织协调,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群团组织助力推进,部门行业通力协作、各区(县)务实推进、驻乌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及全市共筑共建、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常态长效是保障。工作的常态长效决定着创城的实际效果。一是成立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4个长效督查组,各区(县)、部门层层建立督查组,推动形成了上下、条块、网格化督查机制。二是采取集中(明察)和分散(暗访)、综合和专项、随机和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督查全覆盖。三是针对实地考察点位,实施全区域、全天候、全过程督查。四是实施督查与责任追究紧密挂钩,全面实施责任倒查机制。

  创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以利民惠民为创城宗旨,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民动员、全员努力,为如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常态化上狠下功夫 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质量

阿克苏市文明办

  阿克苏市1996年被自治区文明委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城市,2014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面对这些荣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要以利民惠民为宗旨,必须要在常态化上狠下功夫。

  一是机构设置常态化。领导重视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所在。阿克苏市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创城办,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按照工作需要,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还下设了宣传氛围营造、市民素质提升、交通畅通、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物业小区管理和违章建筑整治七个专项工作组和七个督查组,常态化推进创城工作。所辖地、市、兵团一师等单位也都建立了创城工作领导机构,创城工作真正成为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

  二是责任落实常态化。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涉及方方面面各个单位。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刻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的特殊重要意义。作为南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了新形势下的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重要载体,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每年对文明城市常规性达标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每年对一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工,将《测评体系》的内容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落实到基层乡镇街道。七个督查组按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清单,每月对责任区域创城工作进行逐项督查,实现了对主要责任部门的点对点、一对一的精确考评,确保了文明城市建设任务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是测评点评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不能搞一阵风,不能抓抓停停、停停抓抓。我们常设七个区域督查组对全市7个创建责任区和15个重点责任部门的文明城市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每月测评;同时还积极争取阿克苏地区的支持,每个季度邀请其它县文明办主任组成模拟测评组,对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实地模拟测评。按照“分头测评、一起通报、集中点评、借力发力”的思路,及时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每次都参加会议并作工作点评,排名最后的乡镇、街道和部门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并将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评,依据四个季度的模拟测评得分,对成绩排位靠前的乡镇、街道和责任部门给予奖励。

  四是督查问责常态化。市委、政府按照“围绕稳定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稳定”工作思路,以“年度确定的重点工作、全市测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制定实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督查办法》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切实做到动真碰硬抓创建。全市四套班子领导与维护社会稳定和创建文明城市挂钩,在抓业务的同时,必须抓维稳、抓创建。每个市领导包联一个街道和一个乡镇,每个季度由市领导带队对包联乡镇和街道创建工作进行明察暗访、现场点评、限期整改。七个督查组每月开展集中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创城办及时通报各责任单位,按照“通报一点,整改一线,推动全面”的要求及时整改。坚持问题回访和问责,督查通报发出两天后,市创城办综合督查组对通报存在的问题进行回访,督查整改落实情况,然后按照“红、黄、绿、黑”四个等次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排名未位的在文明城市创建月评比台上挂黑旗曝光,直至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暂行办法》追责。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实现阿克苏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常态抓,抓常态。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量,把阿克苏市建成一个“天蓝、水清、地绿、路畅、人美”的现代化城市。

 

建设美丽乡村  促进社会稳定

巴州文明办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保新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巴州紧紧围绕“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三大目标,努力实现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村庄美。一是制定出台了《巴州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巴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巴州最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博湖县乌图阿热勒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在若羌县召开,打造出了库尔贵村、西塔提让村、达西村等一系列精品村庄,走出了一条具有巴州特色、顺应农民群众意愿的新村建设之路。二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创建行动,实施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四改活动”,推动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目标。创建了全国文明村镇3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27个,自治州级文明村镇93个。

  二、村民富。一是破解农牧区精准扶贫难题。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开展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采取专题研究、定期汇报、入户访查、督导推进等措施,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县乡村三级挂出贫困分布图、脱贫作战图,科学排出脱贫时间表,限时脱贫销号。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探索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新举措。二是按照“文旅结合、以文兴旅”要求,积极打造“乡村旅游+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特色旅游,将旅游融入电商,若羌县“水果农家乐+电商”、尉犁县“农村土特产+电商”等互联网+模式,辐射带动80%以上农户走上产业致富之路,涌现了一批特色产业观光旅游村。三是乡村为民服务平台构建率、基础设施建设率、数字电视入户率、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率100%,群众办事方便,社会安定和谐,农牧民用手机、学电脑、买汽车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三、村风好。一是发挥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积极发动村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促进农牧民群众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用民间舆论力量促进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二是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倡导文明单位深入乡镇、农村,推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是以文化惠民作为重要内容,推进农村文化生活美起来。整合组织、宣传、教育、文体、老年等部门资源,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5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505个、文化书屋及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09个,村(居)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及小广场321个,让群众活动有场所。挖掘文化资源,扶持文化大户,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近年来成功打造1231户文化示范户。运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平台,发挥农村大喇叭、村文化室、乡村大舞台等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草根宣讲员大赛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深吃透创新思路 扎实开展“零基启动”

阿勒泰地区文明办

  从2013年开始,自治区文明办针对文明单位数量多、质量亟待提高;一些单位把文明单位荣誉当作领导的面子、群众的票子;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等突出问题,连续开展了两轮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改革中受益是我们积极参加两轮“零基启动”评选的初心。我们的体会是学深吃透创新思路,扎实开展“零基启动”。

  一、动员培训上求“全” 。2013年,自治区文明办提出文明单位首轮“零基启动”评选,2016年,自治区文明办提出文明单位第二轮“零基启动”评选后,我们在阿勒泰日报、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人员赴所辖7个县(市)分别进行动员培训,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从而保证了自治区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在阿勒泰地区不走样、不变味。

  二、日常指导上求“细” 。自治区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工作要求高、任务重。为提高各单位创建水平,我们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及时回答和解决各单位在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让文明单位明白从哪做、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力求做到全面细致、周到具体,使创建单位对文明创建两轮内容、方法、效果等各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

  三、方式方法上求“新” 。为保证零基启动评选工作实打实、硬碰硬。两轮自治区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我们都从各县(市)和地直单位抽调人员进行交叉测评。为保证测评的公平公正公开,测评单位每天现场抽签定,严格按照自治区文明办下发的测评体系和测评手册要求逐项打分,防止“个别人说了算”,纪律上顶住“说情风”等各种压力,严格操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保证测评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四、创建活动上求“实” 。自治区文明单位测评体系重点突出道德建设。我们召集文明单位开展道德讲堂观摩会,用身边的道德模范教育和感染身边的人,让干部职工在道德讲堂中从心灵深处感受道德模范的力量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各单位专门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常态化和常效化上下功夫,经常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传播文明风尚方面,深入挖掘、培育、宣传身边道德模范,通过设计一系列道德实践载体活动,让文明单位感到创建工作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提高干部和单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五、测评工作上求“严” 。按照《自治区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在测评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严格测评程序、严格测评体系、严格测评纪律。在测评前,集中测评队员培训,强调测评纪律;测评中,当众宣布工作纪律并严格执行;测评后严守秘密,不跑风漏气,保证“一把尺子”量到底,将“严”字贯穿于测评工作始终,努力达到“让评选上的单位心安理得,让落选的单位心服口服”的效果。

  两轮自治区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的实践证明,“零基启动”评选是破解文明单位数量和质量不成比例的良方,是打破荣誉终身制调动各单位创建积极性的良策。我们将用好这一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评选手段,真正把创建动机好、过程好、效果好的单位评为文明单位,让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实至名归。

 

抓好文明单位创建 促进队伍素质提高

自治区国税局

  在连续两轮的自治区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中,新疆国税系统紧紧围绕总目标抓好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从严治党抓好创建工作,紧紧围绕队伍建设抓好创建工作。全系统现有全国文明单位9个、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4个,23个地州市局116个县级局全部积极参与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紧紧围绕总目标抓好创建。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为第一责任。引导干部职工充分履行维稳职责,为社会促稳定、为组织增荣誉、为个人提素质,以实际行动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近年来,全系统共累计支出维稳工作经费近亿元,4400人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坚持把“访惠聚”作为锤炼党性,历练干部的重要阵地,选派1843名干部组成464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活动,20个工作队和43名个人荣获自治区“访惠聚”先进工作队和优秀个人。

  二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创建。在文明单位创建中,我们始终把“提高素质、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作为创建目的,紧扣“为国聚财”这条主线,创新文明单位创建方法和形式,让“创牌子”与“促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了税收工作的快速发展。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打造12366国地税纳税服务双语平台,80%的办税厅从“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升级为“一个窗口办两家事”,80%的纳税人简并征期,建筑、生活服务等行业98%的纳税人因“营改增”税负下降,纳税人的获得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16年度全区国税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三是紧紧围绕从严治党抓好创建。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以党建带创建。修订完善党建考核制度,将文明单位“零基启动”、支持属地创建“文明城市(区县)”等任务指标纳入考核重点。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实现从组织到个人创建活动的全覆盖。严格过程管控,季度自查、年中抽查,在监督检查上实现创建的动态管理,并强化创建结果运用,落实激励机制,确保创建常抓不懈。全系统325个基层党组织近6000名党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紧要关头能勇当先锋。

  四是紧紧围绕队伍建设抓好创建。在文明单位创建中,我们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放在重要位置,融入队伍建设全过程。突出培育具有国税特色的价值理念,打造具有国税特色的国税文化,着力在改善单位软硬件建设、提升单位形象上下功夫。坚持“求特色”“创品牌”,精心打造“道德讲堂”活动。积极推进职业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开展“最美新疆国税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主题活动,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积极引导和带动职工参与到扶贫帮困、爱心救助、文明出行、网络志愿者等活动中。系统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省部级以上荣誉56项(次),55人(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省部级荣誉。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发挥国税系统组织优势,不断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向广度拓展、向深处延伸,激励国税干部担当奉献、履职尽责、建功立业,为推进税收现代化,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发挥妇联家庭工作优势 当好文明家庭的蓄水池

自治区妇联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自治区妇联开展了“五好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正风正气。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及自治区党委对妇联工作的要求,以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和寻找最美家庭为抓手,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创新发展,为打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基础,建设美丽新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开展好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家庭文明建设时代性强,需要常做常新。我们结合新时期妇女和家庭工作的需求,提出了家庭文明起来、我能行意识树立起来、妇女之家活跃起来的工作目标,并与全国妇联同步启动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广泛发动全疆700多万户家庭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把“寻找”主动权和“最美”决定权交给群众,把“创建”和“寻找”的过程升华为从榜样中汲取力量、提升素质的过程,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2016年,按照自治区家庭助廉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我们在原有民族团结、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等7类最美家庭评选的基础上,将廉洁家庭和美丽庭院创建纳入了“寻美”活动。截至目前,全疆各级妇联组织通过群众自推、自评、自选,线上线下“寻美”等活动,共评选出“最美家庭”10.37万户, “美丽庭院”1187户。

  二是开展好家庭教育,夯实文明家庭基础。家庭教育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依托全区1.5万多所四级家长学校,通过开展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我做党的好孩子”、“好家风好家训故事会”、“爱在新疆”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儿童感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近孩子,走进家庭,通过孩子凝聚家长、凝聚家庭;通过开展亲子阅读及百科知识大赛、家庭情景剧以及“家庭教育大课堂”、“母亲课堂”等活动,引导家长特别是母亲在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连续10年开展 “爱在新疆”60余项特色鲜明的儿童实践活动,让全疆百万名各族儿童和20多万名家长从中受益。

  三是开展好融情活动,拓展文明家庭内涵。融情活动是提升家庭文明建设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我们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纳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指导各级妇联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百万家庭走亲戚”“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等妇女和家庭融情结对、互助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疆内与疆外家庭、疆内各族家庭、邻里姐妹互走的方式,在各族家庭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种子,营造了各民族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亲相爱的浓厚氛围。

  四是运用好新媒体,扩大文明家庭影响力。利用自治区妇联“新疆女声”以及各级妇联45个新媒体平台,扩大五好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覆盖面,以专栏、美图、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大网民参与互动。2016年,我们开设的团结之花、文明家庭、家庭教育、我爱我家专栏以及开展的美丽庭院图片展晒、最美家庭故事视频征集、最美家庭全家福随手拍和亲子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受广大网民喜欢,10多万网民参与了互动。牵手主流网站,大大提高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仅天山网、亚心网等主流网站点击率就达50多万次。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也是打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的重要载体。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自治区文明家庭创建打好基础,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造福农村未成年人

和田地区文明办

  2011年以来,在中央、自治区的项目支持下,和田地区已建成10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做好协调、服务、指导工作,切实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一是结合和田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文明办、财政局、教育局和少年宫学校的职责,形成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具体实施,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根据《自治区乡村学校少年宫测评标准》,从规划建设、组织管理、经费落实、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和运行效果等方面建立长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评中,并作为运转经费的拨付依据。三是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基本完备,舞蹈室、图书室、音乐室、棋牌室、书画室、室外运动场等一应俱全,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四是地区文明办不定期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观摩会,还与地区教育局一起连续四年对863名乡镇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题培训,并组织培训学员实地参观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五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聘请有专长的驻村工作组队员、民间艺人、退休教师、“四老人员”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

  二、强化督导,提高质量。一是每年组织人员对新立项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实地调研,从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认识、谋划等方面进行指导。二是与教育局、财政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项目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资金使用、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督导,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与相关县市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及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三是将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和学校班子考核挂钩。2014年因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滞后共撤换了两所乡镇学校的校长。2014、2016年地区级文明单位零基启动评选中,因少年宫作用发挥不好、管理不严,撤销了洛浦县教育局及两所项目学校的地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5、2016年因少年宫器材采购计划审核不严约谈了两个县的文明办主任及县教育局领导。

  三、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随着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在活动内容设置上做到将老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喜好结合起来,做到活动内容增加一个成功一个,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参与其中,做到人人能参与,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收获,逐步形成了经典诵读、书法绘画、手工制作、舞蹈艺术、科技展示、体育竞技、校园广播等特色突出的活动内容,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突显出很多好经验。如:我们结合“双语”教育从小抓起的原则,在每个项目学校都开设了“经典诵读”班,做到全覆盖。策勒县达玛沟乡中心小学将腰鼓与新疆新童谣结合起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田市四中成立青少年女子足球队。和田县布扎克乡中学以80余场篮球循环赛,带动了篮球运动在各班级和各分校的普及。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已经成为和田地区广大乡村少年儿童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共同健康成长在一起的好乐园,成为学生受益、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弘扬主流价值 引领社会风尚

新疆电视台

  公益广告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的有效载体,是大众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从2015年开始,新疆电视台发挥省级媒体的宣传平台优势,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扩大公益广告的主题宣传范围,强化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使公益广告成为新疆电视台展示创作实力和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自治区文明办的指导下,先后创作出了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新疆元素,倡导民族团结一家亲、文明生活等接地气、打动人心、产生共鸣的系列公益广告作品,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用本土化的创作,不断增强公益广告的亲切感和吸引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土的才有生命力。在公益广告的创作方面,新疆电视台非常重视素材的本土化。2016年,在自治区文明办的指导下,运用新疆农民画、阿凡提形象、民间谚语、新疆方言、新疆音乐等本土元素,推出《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讲团结》《诚立身信为本》《善助人恶害己》《笑当先和为贵》《勤为本俭养德》六部“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作品。作品选用各族群众耳熟能详的阿凡提作为本土化公益广告的形象代言人,幽默风趣的阿凡提用新疆民间谚语劝人向善向好,接地气,耐看耐听,增强了亲切感和吸引力。这些具有新疆元素的本土化公益广告入眼、入脑、入心,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二是用系列化的主题,不断强化公益广告的宣传效果。公益广告要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符合受众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标准,符合受众的心理。因此,在创作各类本土主题公益广告时,我们力求主题鲜明、生动鲜活、创意手法多样,运用各种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让公益广告美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比如表现类型有形象动漫类、创意拍摄类、故事剪辑类等;创作主题有“我们的价值观”系列、“阿凡提倡导文明交通”动漫系列、“新疆精神”雪莲娃系列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如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你是我的姐妹》《一生兄弟一生情》《女篮姐妹》《我们都是一家人》等,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每一个主题确定后,从前期文案策划到后期拍摄、动漫制作、配音合成都一直跟进,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对每条系列公益广告的人物风格、本地语言特色,场景设计等细节进行讨论和修改意见,不断推敲和完善,播出后广大观众口口相传,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用规模化的刊播,不断发挥公益广告的传播效应。为切实做好公益广告的创作刊播工作,我们建立长效工作管理机制,指定总编室专门负责公益广告工作,利用全台汉维哈语十五个频道的播出平台优势,整合各频道的宣传时段资源,在全年重大宣传节点时期,采用分阶段、多语种、多频道、高密度,多时段错层播出,有效发挥了整体传播效应。特别是在新疆卫视等新闻主频道加大宣传频次,要求在各档新闻节目前后固定播出,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2016年新疆电视台汉维哈语三种语言十二个频道共播出各类主题公益广告309条,累计播出次数118414次;在播出数量和节目内容质量上较往年有很大幅度提升,其中本台原创公益广告总条数231条。同时将我台创作的系列主题公益广告汉维哈语版共65条上传至新疆文明网公益广告作品库共享,形成全方位的的强大宣传声势。

  公益广告宣传体现媒体社会责任,体现媒体创意、制作、播出的实力和影响力。今后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好公益广告宣传平台,努力把公益广告打造成新疆电视台的又一知名品牌,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责任编辑:于 洪举
 
文明创建    
·新疆阿克苏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一城文明风 处处幸福景——若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沙雅县: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和静县:文明花开满城芳
·阿勒泰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助力创建文明城市
·石榴花开的时节——乌鲁木齐市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系列观察之四
·霍尔果斯市召开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现场点位推进会
·温宿县召开争做“最美温宿人”争创“最温暖城市”动员会
道德模范    
·新疆历届全国道德模范
·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尤良英:心手相牵走上脱贫致富路
·库尔班·尼亚孜:为家乡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全国道德模范阿尼帕转为正式党员
·艾买尔·依提:苍茫戈壁的痴心坚守
·魏德友:不忘初心 为国守边
·尤良英:巾帼能手勤劳致富热心助人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1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0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9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8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7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6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4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2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期
地州频道    
·乌鲁木齐 ·昌吉 ·伊犁 ·石河子
·克拉玛依 ·塔城 ·阿勒泰 ·博州
·哈密 ·吐鲁番 ·巴州 ·阿克苏
·喀什 ·克州 ·和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文明办主办 新疆文明办主管 联系电话:0991-3532125
© All Copyright Rights Reserved 新疆文明办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