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
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近年来,乌鲁木齐把道德模范选树、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德耀乌鲁木齐”建设,弘扬模范精神,深化道德实践,强化管理关爱,不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向新高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乌鲁木齐,越来越多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涌现,默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凡中创造的不凡故事,温暖了岁月,感动了时光,绽放出新的璀璨光芒。
培育“好人文化”
小到家电维修,大到看医问诊,在乌鲁木齐的“好人志愿服务集市”上,全市“中国好人”、“乌鲁木齐好人”、各级道德模范、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优秀志愿者等代表组成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就会集体“出摊”。
这些摊位没有售卖货品,而是各类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在这里,各支志愿服务队各展所长,为市民献上“绝活”,市民也可以像逛集市一样选择需要的服务。
在市民张桂霞看来,集市上的志愿服务有特色、更务实,也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有感染力,“榜样就在身边,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自然也愿意伸出援手。”
时代楷模需讴歌、凡人善举要礼赞,“好人效应”才会放大。
道德模范及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推选……乌鲁木齐用一系列选树宣传活动,将市民身边的榜样模范推到台前,将他们的经验做法示于人前,接受群众的掌声和敬意。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树宣传500余名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新时代好少年等。其中,获评全国道德模范6人、自治区道德模范46人、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147人,入选中国好人35人、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好人好事19人、乌鲁木齐好人20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获评总数均位居全疆第一。
他们中,有扎根边疆五十载,用精湛医术服务各族群众的“当代雷锋”庄仕华;有50余年坚持给全国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儿童基金会、受灾地区等组织和个人匿名捐款110余万元的老兵刘乾坤;有坚持32年无偿献血60余次,献血量达5个成人血量的“献血状元”海来提·哈得尔;有无偿给他人捐肾,用无私大爱谱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王燕娜;有收养维吾尔族弃婴并将其培养成长为奥运冠军,建“快乐小屋”温暖万千残障人士的“爱心妈妈”丁朝霞;有15年如一日,像亲人一样照顾残疾女孩、照料多名独居老人的基层干部木卡拉姆·依斯拉姆;有坚守岗位36载,手握方向盘、好事做一路,让车厢温暖如家的爱心公交司机谷祥峰;有勇救溺水少年,用生命书写人间大爱的搬运工人吾斯曼江·柯得汗……
10月24日下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楷模”“中国好人”庄仕华少将来到市第141中学,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并向“庄仕华中队”授旗。资料图片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份坚持都传承着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下可触可感的注脚。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层出不穷的“好人”,是新时代乌鲁木齐人道德风貌的写照。
弘扬“好人精神”
漫步乌鲁木齐,无论是公园、广场、大屏、文化墙、文化长廊、建筑围挡,一个个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美德文化公益广告,让市民、游客潜移默化接受道德的洗礼。
“好人”做好事不是为了扬名,但一个道德的社会应让好人好事尽人皆知。
乌鲁木齐让道德模范形象呈于街巷,让道德模范主题融入建筑,让道德模范事迹映在大屏,让道德模范故事见诸网端,推动“好人好事”宣教融入百姓生活。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 “好人”,是群众身边的榜样,也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今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道德的力量”——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赴基层巡回宣讲,由先进模范们组成“好人好事宣讲团”走进工厂、学校、园区、社区、农村、机关、企业、公园景区中,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新时代新风尚。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6名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代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讲述感人事迹,分享体会感受。
一件件鲜活的感人事迹,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深深打动了观众,现场响起一次又一次热烈掌声。
“聆听着榜样心声,除了感动,更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激励着我们向模范们学习,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向上向善,让文明风尚成为乌鲁木齐最美的‘风景’。”村民阿布都乃比·买买提艾力说。
每一个“好人”都是一面道德旗帜,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社会、温暖他人,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乌鲁木齐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为鲜活教材,把“美德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持续弘扬道德模范精神,用道德力量感召人、激励人、凝聚人,汇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凝聚着深厚的道德滋养。
“好干部”“好医生”“好职工”“好父母”“好儿女”“好少年”……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好人”,用朴实生动、真切感人的经历,奏响一曲曲美德乐章,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暖流,涌向人们心田。
推动“好人力量”
“好人”诠释的是价值理念,凝聚的是道德力量,传递的是真美善举,彰显的是厚重文化。 全国助残日当天,天山区幸福路街道北三巷社区蜗牛“快乐小屋”公益课堂上,道德模范丁朝霞为20多个各民族智力障碍儿童上课。一周五天的教授,课程内容从书本知识到生活技能、工作技能等。
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清泉小区的小广场,自治区道德模范丁朝霞展示“快乐小屋”残障孩子们制作的手工艺品。资料图片
“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快乐小屋’的孩子们。虽然因常年授课,我的嗓子永远是沙哑的,但看着孩子们从刚开始不会说话到能大声朗读课文,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技能,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丁朝霞说。 从“快乐小屋”建立10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带着孩子从全疆各地来到这里求学。有40多名孩子从“快乐小屋”毕业,其中有19人走向蛋糕房、社区保洁、超市送货、物资回收等工作岗位。
今年,乌鲁木齐市在全疆率先启动了首批道德模范工作室建设,为先进模范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搭建了更为有利的平台。作为其中之一的丁朝霞工作室,也在天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了新家,从场地到环境设备都有了提升。目前,已陆续招募了更多的专业志愿者加入其中。
同样,前不久,水磨沟区委宣传部联合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签订道德模范工作室共建协议,通过刘乾坤道德模范工作室与李建伟道德模范工作室联动共建,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刘乾坤和李建伟也分别与各志愿服务队签订了合作协议,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入道德模范工作室队伍,共同开展更多惠民生、聚民心、暖民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程度释放“好人效应”。
就在8月14日,道德模范王永强在沙依巴克区新居社区,和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抗洪抢险、扶残帮困的故事,并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了爱心学习大礼包。
“王叔叔二十多年一直在做公益,我觉得他特别厉害,长大以后我也想成为他这样的人,帮助更多人。”10岁的唐以斯帖说。
在第22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 16支志愿者服务队加入王永强道德模范工作室,成为工作室志愿队的成员。
中国好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王永强说,年初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已有扶贫帮困、关爱老人、应急救护、环境保护等30余支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加入其中。
在水磨沟区七纺街道温泉社区,得知冬季维斯特小区居民上下山困难的情况,“绿丝带”爱心车队应运而生。目前,登记在册的就有30余名热心车主。
“都是街坊邻居,天冷路滑,顺便拉一下、带一程,于人于己都方便,随手就能献爱心,自己也很开心。”爱心车主维斯特小区居民高龙说。
除了免费拉载居民进出小区,“绿丝带”爱心车队还会对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提供点对点服务。“绿丝带”爱心搭乘志愿服务项目也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一批批凡人善举典范的涌现,成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形成“传导效应”,让“凡人善举”人人向往、人人可为,推动着社会文明风尚日益浓厚。
共建“好人之城”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乌鲁木齐市通过组建一支“好人好事宣讲团”、创办一次“好人志愿服务集市”活动、种下一片“乌鲁木齐好人林”、打造一批乌鲁木齐市道德模范工作室、原创一组“好人”主题文艺作品、举办一场“榜样的力量”道德模范迎新春联欢会、打造一个“身边好人·温暖四季”活动品牌等“七个一”好人系列品牌活动,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伟力。
社会需要美德。社会对美德及好人也须给予相应回报。
歌曲、舞蹈、诗朗诵、情景合唱、情景访谈……在今年乌鲁木齐市“榜样的力量”道德模范迎新春联欢会上,形式多样的精彩节目交错进行,处处洋溢着温暖与感动。
“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对我们道德模范的尊重、礼遇和关爱。”市道德模范王秀芳说,要努力当好表率,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建立健全联系道德模范工作机制、强化日常联系帮扶;组织开展慰问帮扶道德模范活动;邀请各级道德模范走进普瑞眼科医院开展免费眼部检查、眼部理疗……乌鲁木齐全面营造“德者有德 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
一名“好人”就是一枚火种,一位榜样就是一面旗帜。点亮一盏灯,就会照亮一大片。
今天,在一个个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乌鲁木齐人在情感共鸣中汲取道德养分,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一粒粒“善”的种子在“好人文化”滋养下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