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群人 带火一条街

时间:2024-05-28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进社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5月22日17时许,在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的温州美食一条街,吴艳宁经营的擀面皮店,已经开始上客。

  切面,装盆,淋上蒜汁、花生碎等佐料,吴艳宁用筷子挑起几根面皮在辣椒盆中轻轻一拌,再回头,一盘透着红亮的擀面皮已端到食客李庆余面前。

  “在这里干了好几年了,我没想过挪窝。大事小事都有人管,连办理健康证这样的事,都不用我们操心。”在吴艳宁小店的一面墙壁上,新雇员的健康证还崭新。

  “这条街原来摊贩挤成堆,环境卫生也不太好。你看现在,变了样!”顺着李庆余手指的方向朝店门外望去,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小木屋里,摊贩们正在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营业。

  拥有40余家固定门店、88个流动商户的温州美食一条街,现如今有了两个响当当的招牌——“乌鲁木齐市级特色美食街区”“乌鲁木齐市夜间经济示范区”。担任北京路街道北京路口社区党委书记三年,田雅娟也在这条街上跑了三年,她体会过管理这条街的难,深知擦亮这两个招牌的不易。

  “这里以前就是一个市场,客流量大,摊贩也多,是很多游客体验乌鲁木齐烟火气的打卡地。能不能把服务做到前面,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考验。”在温州美食一条街边上的准噶尔小区内,有一间社区专门设立的办公室,田雅娟和六个社区干部常年值守,只为及时协调解决摊贩经营中的问题。

  对社区来说,同样是服务,对象是夜市商户还是居民却大有不同,要兼顾夜市的燃气使用、用电安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车辆占道、交通安全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今年4月,距离“五一”假期夜市开市还有一周,田雅娟和同事们协调燃气、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组成“医疗队”,进场给即将营业的商铺“体检”,排除隐患,让商户们安全上岗。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把流动服务车开到了吴艳宁店门口,“一站式”为商户的新雇员办理健康证。

  “五一”假期,来夜市消费的人络绎不绝,忙于招呼顾客的商户们,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这个夜市停车场车位太少,一点也不方便。”

  “我开车转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一个车位,吃顿饭太难了!”

  商户们很快把顾客的意见反馈给每天都入户走访的社区干部。如何解决夜市停车难问题成了大家重点研究的议题。最终大家达成一致:邀请相关部门进场,开现场会!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商务局、高新区(新市区)交警大队北京路中队、北京路街道……看到社区干部带着这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征求意见建议、实地勘察道路交通条件,一家烧烤店店长姜有海心里更有底了。

  “刚开业时我店里人手紧张,经常忙不过来,给社区干部说了一声,没多久社区就帮我在街道组织的招聘会上找到了员工。我们提出的诉求,无论大小,社区都很上心。”姜有海说。

  没过多久,高新区(新市区)交警大队北京路中队决定将执勤点位向南移50米,错开夜市东门入口处,方便顾客停车。针对夜市西门流动摊贩较多影响交通的问题,社区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在夜间值守,疏导交通,在不影响经营的前提下规范流动摊贩摆设点位。

  顾客“停车难”的声音不见了,商户们忧心的事解决了,社区又用一面流动红旗,调动起商户们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在一家川菜馆显眼位置,悬挂着一面印有“文明商户”字样的流动红旗。

  “常有顾客问我,这流动红旗是干啥的?我总说,社区看我的店各方面都很不错,表扬我的。”店主甘国轩说,这面流动红旗不仅显示了社区对小店的认可,也代表了小店的信誉,帮她吸引了很多回头客。“可惜只能挂一周,要想让它再回到店里,我就得努力样样都比别人干得好!”

  帮助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帮助个体工商户进行创业培训、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搜集岗位需求开展招聘,为旺季人手紧缺的商户及时“供能”……让就业创业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商户的同时,田雅娟和同事们这几天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我们正在搭建百姓大舞台,为夜市引流的同时,丰富顾客的消费体验,希望这里能更火。”田雅娟说。

责任编辑:王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