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文明播报 | 文明评论 | 重要言论 | 公告文件 | 主题活动 | 文明创建 | 文明视频 | 道德模范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地方文明网站 全民阅读 | 民族团结 | 新疆艺术 | 民俗风情 | 丝绸之路 | 新疆掠影 | 资料中心 | 他山之石 | 地州频道 | 讲文明树新风
微信图片_20220908155205.jpg
QQ截图20210629165852_副本.jpg
QQ截图20210325113812.jpgread_image.jpg
 
新疆文明网首页 >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2014年9月
时 间: 2014-10-09   来 源: 新疆文明网   
 

【老白话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含义

  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中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们党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就鲜明地提出,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多年来,经过亿万人民的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了一定成就;经过全党的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日渐形成;经过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的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含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概括的阐述。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含义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征程。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被提了出来。

  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恢复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要根据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创造新的办法。1979年9月召开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讲话要有一些新内容,要讲出一个新的水平。会议通过的这个《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是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建国3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叶剑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郑重宣布,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重要论述意义重大:一是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了出来;二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建设两个文明,即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三是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即教育、科学、文化和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四是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提出及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思想渊源和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科学地阐述了文明和文明时代,认为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与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的文明时代;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文明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又产生和扩大了社会对抗;在理论上论证了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更高阶段的社会制度,这样的社会制度没有高度发展的文明是不能巩固的,社会主义既要继承以往文明发展的全部成果,同时也需要在新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文明;深入论述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认真总结了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构想:特别强调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生活;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代新人,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学习人类所有的知识,“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思想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认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综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精神文明”这一概念,但都曾经论述过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问题,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论述过思想道德文化科技的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正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我们党才有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进而形成其新的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这个战略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意识形态的挑战。在思想领域中,一方面要突破“左”的观念束缚,另一方面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道德领域中,要调整好人际关系,转变社会风气,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文化领域中,要修复“文革”对教育事业、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造成的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先后发动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作出了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召开了科技大会、恢复了高考等等。党中央及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理论概括,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而且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党的重要战略方针,并在1986年10月专门召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必须学会既能大量地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又能有效地提高防止西方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理念、价值观念侵蚀的本领;面对苏东演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们必须学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并能够团结广大人民而为之奋斗;处在经济体制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好市场经济下的义利关系,解决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对此,我们党展开了进一步探索。针对“六四”风波,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8月党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系统地解决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1996年10月我们党又专门召开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就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问题突出出来,提出了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实施以德治国方略,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目标,并进一步阐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任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又向前推进一步。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含义

  经过20多年的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基本建设领域,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主要见诸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的工作报告,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之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其中,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所以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因为: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推动建设什么样的精神文明,这是党的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落后的旧文化,才能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全体人民,形成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引导人们不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排除各种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统领着精神文明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包括文化建设、教育事业和科学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搞得如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他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使科学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都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渗入其中,使其获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先进思想道德力量的支撑,保证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得以健康发展。抓住了思想道德建设,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是人,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和完成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国民的现代化。没有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的人,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制观念都有全新的要求。没有坚定的信念,道德沦丧、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不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工作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公民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同步,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优良素质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领域。其基本建设领域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科技发展。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卓有成效地抓好这五个领域的建设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二是大力开展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全体人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三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业、繁荣文学艺术,使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长远的发展,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四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贯彻教育优先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等教育、抓好义务教育、普及成人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五是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用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这五个领域开创出新的局面,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创造充分条件、提供可靠保证。

  (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赵丽阳
 
文明创建    
·新疆阿克苏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一城文明风 处处幸福景——若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沙雅县: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和静县:文明花开满城芳
·阿勒泰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助力创建文明城市
·石榴花开的时节——乌鲁木齐市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系列观察之四
·霍尔果斯市召开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现场点位推进会
·温宿县召开争做“最美温宿人”争创“最温暖城市”动员会
道德模范    
·新疆历届全国道德模范
·关于增补玛依努尔·尼牙孜为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建议人员的公示
·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建议人员名单公示
·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儿媳、好弟媳——记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古力奴尔·卡德尔
·十年坚守 点亮“风城”万家灯火——记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马春强
·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邻家孩子成佳话——记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罕谢日·图尔迪
·崇尚先进 见贤思齐丨“力所能及帮助更多人”——记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于学然
·26年,他对患病的养女不离不弃——记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吐尔逊·司马义
精神文明建设简讯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1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0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9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8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7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6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4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2期
· 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期
地州频道    
·乌鲁木齐 ·昌吉 ·伊犁 ·石河子
·克拉玛依 ·塔城 ·阿勒泰 ·博州
·哈密 ·吐鲁番 ·巴州 ·阿克苏
·喀什 ·克州 ·和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文明办主办 新疆文明办主管 联系电话:0991-3532125
© All Copyright Rights Reserved 新疆文明办 版权所有